【本网延安讯】“2019年,我厂注水增油12.7万吨,相当于少打新井302口,减少投资6亿元。”吴起采油厂厂长马涛说。
“新三年注水大会战以来,全厂原油产量自然递减率下降了1.72个百分点,弥补递减4.82万吨,注水效果显著。”靖边采油厂总工程师高岭说。

近年来,油田公司转变发展方式,坚持科技增效、管理增效“两条腿”走路,大力实施“三年注水”和“新三年注水”大会战,通过“项目带动、示范引领”,推动规模注水向精细注水转变。从2016年注水大会战以来,建成的102个两级注水项目区已经成为油田主力稳产区,油田自然递减率较“十二五”初下降2%,弥补基础产量224.3万吨,相当于少钻新井11801口,投资125.6亿元。

实践证明,注水投资效益好,既是应对低油价的战略举措,也是保障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技术“硬核”。 在日前油田开展的“应对低油价、打赢攻坚战”大讨论中,各厂厂长纷纷表示,将把注水这一最有效、最经济的稳产增效举措作为最紧要的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。
据悉,当前,油田公司已把注水工作作为应对低油价、打赢攻坚战的关键举措来抓,计划通过公司级注水项目区弥补基础产量40万吨以上,并力争在这个目标基础上再提高5%—10%。到2020年年底,全油田注水面积要占到适宜注水面积的84.6%,水驱产量要占到总产量的66.2%。新“三年注水大会战”结束,油田基本实现注水区全部精细注水,整体完成向二次采油的过渡。
(陈天举)